廉政需要监督,知情者自然是最好的监督者,于是,就有人想到了领导的身边人。先是广州弄出“小眼睛盯住大眼睛”,把领导交给他们的孩子管,所谓“党风廉政教育从娃娃抓起”;接着永康发文件、下聘书,让领导的妻子担任“两圈”(生活圈和社交圈)监督信息员,要她们随时向组织部门反映丈夫的情况;随之,辽宁岫岩从领导居住的社区中聘请社区监督员,由他们来监督领导的生活圈、交际圈和娱乐圈。但是,即便哪个地方把这三大招数来个“合三为一”,领导干部的监督问题也未必就能大功告成。 好事是做给人看的,坏事是瞒着人干的。据说,河南某地的官场近来流行“拥抱礼”,私下里商谈要事,总要先来一番热情拥抱,借机把对方身上摸一遍,确认对方没带录音机、针孔摄像机之后,方才放心接触。面对这样的高手,孩子、妻子与邻居,眼睛睁得再大,也只能徒劳而无功。 监督领导时,对领导搞的是“有错推断”,假定领导是肯定会干坏事的,但却为何忘了要对领导身边的人也来个“有错推断”?孩子有亲情,妻子有爱情,邻居有乡情,他们何以就不会徇情而枉法?既然有可能真话不说,那么,就难以料定所说的不是假话。 采信证据还得依法避嫌。避嫌不仅关系到证据本身的可信程度,也关系到不可或缺的法理基础。尚待审议通过的《民事证据法》,就规定了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员可以拒绝作证,这体现了法对伦理与人性的尊重。邻里和睦,靠的是信任;夫妻和谐,靠的是忠诚;亲情融洽,靠的是信赖。如果邻居、家属甚至孩子都瞪眼盯着,摧毁的是整个伦理和人性的基础,这样的廉政环境就会变得有些可怕。 廉政监督请妻儿、邻居走开,绝不是说与妻儿、邻居无关,而是不应把他们视作当然的责任者。一要靠制度建设,强化事前监督;二要靠依法审计,强化事后监督;三要靠新闻舆论,强化全程监督。如此三管齐下,监督方有成效。
|